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简介
世界卫生组织(WHO):
常温下以蒸发形式存在于空气中,其饱和蒸汽压大于133.3Pa,沸点在50℃~260℃之间的有机化合物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总称为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目前已鉴定出的挥发性有机物有900余种。
欧盟室内空气质量联合行动委员会:从仪器设备、分析窗、定量方法和计算方法四个方面对TVOC进行了定义。
利用某种吸附剂采样,用非极性色谱柱进行化合物分离,并尽可能多的对保留时间在正己烷与正十六烷之间的所有化合物进行分析和定量。
中国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定义
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沿用了欧盟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利用Tenax GC或Tenax TA采样,非极性色谱柱(极性指数小于10)进行分析,保留时间在正己烷和正十六烷之间的挥发性有机物。
保留时间是气相色谱检测科学中的术语,用于对未知物进行定性,即在同样的检测条件下,具有相同保留时间的物质视为同一种物质。
在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中,通常需要定量的9种物质:苯、甲苯、乙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苯乙烯、乙酸丁酯、十一烷,其它未知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浓度以甲苯的响应系数计算,二者之和为TVOC的浓度。
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中TVOC的8小时均值限值为0.60mg/m3。
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检测方法
TVOC是挥发性有机物的统称,是表征室内空气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综合性参数。其限值是与检测方法对应的。换句话说,判定室内空气中TVOC含量是否合格,必须采用对应的检测方法。
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附录C中详细说明了热解吸/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室内空气中TVOC的检验方法。
原理:选择合适的吸附剂(Tenax GC或Tenax TA),用吸附管采集一定体积的空气样品,空气流中的挥发性有机物保留在吸附管中,采样后,将吸附管加热,解吸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待测样品随惰性载气进入毛细管气相色谱仪,用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
简单说就是利用一种吸附剂把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吸附住,然后用热解吸/气相色谱仪加热解吸下来测定含量。
该检测方法将对保留时间在正己烷和正十六烷之间的所有化合物进行加和计算。这其中能够定性的要单独报告其含量,不能定性的以甲苯计算。上述两项的和为最后TVOC的含量。
之所以不能定性的以甲苯计算,在于甲苯的毒性大致能够代表挥发性有机物的平均毒性。
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与日常生活
TVOC作为综合表征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参数,在空气质量监测中其意义不低于广为人知的甲醛。
-
广西南宁市绿之创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2019/7/2 19:26:10有机化合物总称
-
成都世代宜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019/7/4 16:35:17根据我们目前的生活情况,在实际生活中对我们健康影响最大的空气污染物有甲醛、苯、氨、以及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它们的主要来源是建筑装修材料,包括油漆、家具、板材胶水等。但是它们的危害性却是不一样的。我们通常闻到的味道就是TVOC(TVOC是各种气体污染物的总和,简单点,您抽个烟放个屁都是TVOC),这里面除了甲醛外,其它各种污染物都是以物理形式加入到产品中去的。举个例子,油漆是苯及苯系物的主要来源,在调配油漆时会将含苯系物的溶剂直接加到油漆里混合,而在刷漆后苯系物就会很快释放出来,理论上通风3个月左右就会挥发90%以上。因此这些污染物我们不用太担心。 甲醛比较麻烦,他是具有刺激性的气体,没有特殊味道(我们闻到的气味如果不刺激甲醛肯定不严重),甲醛的来源是酚醛树脂或脲醛树脂,也就是我们家具或板材里用的胶水。酚醛树脂或脲醛树脂是用甲醛作为交联剂合成的,随着时间的延长,部分酚醛树脂或脲醛树脂会慢慢发生分解反应,释放出甲醛,这也就是为什么甲醛的释放周期比较长的原因,因为它发生的是化学分解反应。然而在这些污染物中甲醛对我们的危害也是最大的,甲醛是少有的几个能确定致癌的化合物。因此室内污染物我们主要解决甲醛的问题就行了。
-
淮安东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019/8/20 14:46:22所有室内有机气态物质称为TVOC,它是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第一个字母的缩写,也被称为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它是除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金属碳化物,碳酸盐以及碳酸铵外,任何参与大气中光化学反应的含碳化合物。直白一点讲,就是被测量的车内空气含有的各种有机、复合等材料的挥发,例如油漆、胶水等挥发,甚至车内使用了香氛、受尾气排放、女孩喷了香水、雾霾等都可引起TVOC超标,并且测量结果也会受外部因素干扰。所以TVOC并不等于致癌物,TVOC超标也与致癌没有直接关系。一般来讲,TVOC共分为八类:烷类、芳烃类、烯类、卤烃类、酯类、醛类、酮类和其他。根据室内标准规定,TVOC每立方米不得超过0.6毫克,也就是说这八种不管谁挥发与否都不能超过这个上限。但是,车内空气质量则将TVOC的8项拆分为苯乙烯、乙苯、乙醛、丙烯醛四项,也正是因为:绝大多数车型在TVOC测试上过不了室内空气质量的关,所以乘用车才会降低门槛。并且需要各位了解的是,越是豪华车往往TVOC浓度越高,因为用的有机化合物、皮革、胶体、胶水等材质较廉价车多。
-
匿名评价 2019/11/27 16:41:29TVOC是总的有机性挥发化合物。
-
沈阳市辽中区爱加家政服务部 2020/5/29 21:33:15tvoc 说的太复杂,普通客户听不懂,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各种有害气体,掺在一起,又变异成更有危害性的物质
-
新车用什么方法除甲醛最有效果。随着气温的升高,夏季已经来到我们的身边,很多车主发现,太阳曝晒后车内会有种难闻的化学品味道,而新车尤为明显。这种难闻气味的主要成分是甲醛。实验表明,随着环境温度的增加,汽车内挥发性有机分子运动会更加激烈,甲醛也比平时挥发得更多、更快。当气温超过26摄氏度,在阳光下曝晒一小时,污染物就会增加20%30%。 轿车车内空间一般为23立方米,开窗通风时间有限,有害气体得不到完全挥发,是容易被忽略但又危害严重的污染源。 新车甲醛主要来源是座椅、座垫、脚垫、内饰、油漆、粘合剂等材料,甲醛具有释放周期长,污染源复杂,顽固难除等特点。甲醛的挥发周期长达三至十五年,新车使用的前两年时间是甲醛挥发最多的时候。 长时间处于甲醛含量超标的环境中,极易引发头晕、头痛、恶心,甚至癌变等更恶劣的健康问题。甲醛对儿童的危害更为明显,因为儿童尚处于成长发育期,肺活量只有成人的四分之一,呼吸频率更高,儿童的染色体对甲醛也更敏感,这也是为什么儿童白血病频频发生的原因之一。 怎样去除车内甲醛: 1. 多通风:进入车内以后可多开窗通风,在车内气体全部换新之前不要立刻打开空调,以免污染气体无法排放到车外,而随着空调在车内反复循环。 2. 专业公司甲醛处理:专业的除甲醛公司针对不同的材质,不同的用料进行针对性的处理,除甲醛效果比较快。 不要轻信除甲醛谣言: 1. 香水不能除甲醛:因为香水无法和甲醛发生反应,只能用自身的气味将甲醛气味遮盖,治标不治本,反而使甲醛成为更危险的潜在隐患 2. 醋酸不能除甲醛:不管是陈醋还是白醋,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乙酸(又称醋酸),乙酸同样是不与甲醛发生反应的。另外乙酸的味道强烈,可能使车内长时间弥漫强烈刺鼻的酸味,并且对内饰有一定的腐蚀作用 3. 果皮不能除甲醛:不管是菠萝皮还是柚子皮,都是利用自身的果香味来去除甲醛,本身不能吸附或分解甲醛。 除甲醛专家提醒我们,尤其是上面提到的三种除甲醛的误区,平时一定要注意使用正确的除甲醛方法,不然事倍功半或者适得其反。2020/8/12 8:34:53 7488
-
3分钟了解新车气味重问题和VOCs快速解决方法VOCs(volatile ganic compounds)挥发性有机物,是指常温下饱和蒸汽压大于70 Pa、常压下沸点在260℃以下的有机化合物,或在20℃条件下蒸汽压大于或者等于10 Pa具有相应挥发性的全部有机化合物,对人体和环境危害巨大。 汽车作为最常见的交通工具,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随之而来的是不容忽视的安全和健康问题。汽车VOC污染已经成为公认的威胁人体健康的严重环境污染。 车内VOCs的来源 2009年底,环境保护部公布了《车内空气挥发性有机物浓度要求》(征求意见稿),规定了车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要求,并确定以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乙苯、甲醛、乙醛和丙烯醛等作为主要控制物质。 2011年,环保部与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GBT 276302011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国家标准,并于2012年3月1日正式实施。 2014年4月24日,国家环保部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2014年标准修订计划,决定把该标准修订为国家强制性标准。 根据环保部最新发布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强制标准征求意见稿中明确要求:从2017年1月1日起,所有新定型的销售车辆必须符合该标准的要求;而对于此前已经定型的车辆,则自2018年7月1日起开始严格执行。 新标准意见稿进一步对苯、甲苯等有害物质的限值进行了限制: 车内污染物限值 然而,由于车内空间狭小、汽车机动性强,外界条件变化导致温度等条件难以控制,比如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温度升高导致车内零部件及装饰材料中的有害物质更易挥发出来 ,因此,车内往往污染物浓度很高。 如何改善汽车内的VOCs? 视频来源: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当然,想要快速、有效去除车内(特别是新车)的甲醛、TVOC、异味等气态污染物,还有一种省心的方法,那就是使用具有复合功能(同时去除颗粒物和甲醛、TVOC、异味等气态污染物)的车载空气净化器,而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的CADR(Clean Air Delivery Rate)值当然是越大越好。2021/4/23 16:40:25 3122